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本所新闻
国企重组市场化大幕拉开
发布日期:2008-01-14
字体大小:A -A +

新年伊始,资本市场便硝烟四起。中航搅局东新恋的故事还没结尾,S*ST中纺(600610行情,股吧)控股权之战又开始上演。这边宜昌市国资委推出拒鲨计划,准备建立反收购专项基金,而那边国防科工委又吹响了军工企业加速进行股份制改造的集结号。这一幕幕大戏以一种令人震撼的力量在资本市场上登台亮相,大有惊蛰未到,春雷已动的味道。

  种种迹象表明,围绕着新一轮国企重组和行业整合,一种全新的市场化操作思路正在形成。从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来看,国资委就东航引进新航事件于13的表态企业经营行为由企业按市场化原则操作的意见,确实并不只是说说而已,而是代表了管理层一种明确的市场化指向。何以见得?

  首先,从争夺战的激烈程度来看,双方都已进入了实战状态。企业敢想、敢说、敢做,有着充分的自主意识,与以往那种政府主导的拉郎配走过场式的企业重组有着天壤之别。以东航争夺战为例,一波三折,悬念迭起,从表面上的股权之争,到背后两种发展战略的较量,从口水仗对阵到股东大会前一天提高报价出牌,双方你来我往达到白热化程度。虽然最后以H股七成、A股九成股东反对结束这场投票大战,但两个企业之间的博奕还远未结束。这样一场公开的几乎是全透明的央企并购大战实属罕见。如果退回到十年以前,这样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。只要上级主管部门拍板就可以决定的事,用不着这样大费周折,这说明在大型国企的兼并重组问题上,政府正在退出主导的身份,不干预竞争,而由企业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进行充分博弈,直到寻找到一种共赢的格局为止。

  其次,从争夺战的参与级别来看,大有愈演愈烈之势。企业在前方打仗,作为父母官的地方政府和国资部门在背后支持,甚至全情投入,都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我们看到的是,这种参与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更多的是借助于市场化手段,而非行政命令。南京斯威特集团和上海电气股权利益的争夺,最终演变成江苏和上海两个地方法院迥然不同的判决冲突,尽管一个判的是合同违约纠纷案,一个判的是侵权纠纷案,最终结果却重叠在对价值数亿元的股权争夺上,这场司法混战虽然有地方利益之争,虽然有可能惊动最高院,但这种上升到司法层面的竞争,却是对我们《公司法》、《证券法》等经济大法执法能力的最大考验,也是对即将到来的全流通时代进入全面博弈阶段的提前预演。

  另外,从争夺战引发的深层思考来看,如何避免全流通之后遭遇恶意收购,最终失去上市公司的控制权,成为许多地方国资委不得不面对的问题。随着大小非不断解禁,央企在各地大举扩张,实力雄厚的民企也是虎视眈眈,越来越多的地方国企面临被收购的威胁,为了确保国有控股地位,宜昌市国资委拟建立反收购专项基金,必要时将直接参与到证券市场上同台竞争。拒鲨计划出于反收购目的,要求公司在章程中设置一些条款,以此作为并购的障碍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专家剧锦文表示,宜昌的拒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示范意义。应该说,在市场规则的基础上制订的反收购计划更具可操作性和前瞻性,也更加触及市场经济的内核部分。

  可以预见,2008年从东航之争开始的央企重组,包括国企改革,总的框架思路已经破题,市场化操作将取代行政手段。应该看到,这是一种国有资产管理理念上的标志性突破:政府逐渐淡出,朝着市场监管者的中立角色转移;企业在拥有更多自主权和选择权的同时,必须依照市场规则参与充分竞争。只有在此基础上,才能既确保参与竞争各方和股东的权益,又能确保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,从而达到和谐共赢的最终目的。

  从这个角度讲,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,竞争要依靠市场规则,将是所有参与竞争的各方必须严格遵守的底线了。